說到 芋泥布丁蛋糕,我現在嘴裡好像又嚐到那股濃濃的芋頭香氣混合著冰涼滑順布丁的滋味了。身為一個把廚房當遊樂場,把試吃當工作的(自稱)美食愛好者,我對甜點的熱情大概僅次於呼吸空氣。尤其是那種層次豐富、口感多變的組合,像 芋泥布丁蛋糕 這種,簡直就是直擊我心臟!還記得第一次在朋友聚會上吃到,當場就問主人家要食譜,結果人家是買的... 這不是逼我自力更生嗎? 說真的,坊間標榜 芋泥布丁蛋糕 的店不少,有些確實不錯,但踩雷機率也不低。要嘛芋泥香精味太重,吃起來假假的;要嘛布丁層太硬像果凍,或者海綿蛋糕乾巴巴像在啃海綿。我就想,為什麼不能有一款完美結合真材實料、恰到好處甜度、還有那銷魂口感的 芋泥布丁蛋糕 呢?好吧,既然找不到,那就自己動手創造(順便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目錄
我的經典款「綿芋滑布蛋糕」食譜 (實戰心得分享)
這名字我自己亂取的啦!但重點是做出來的東西。經過不知道多少次實驗(廚房災難現場就不提了,失敗的成品都進了我室友的肚子,他說不挑食是美德... 我懷疑他在硬撐),終於調整出一個我覺得成功率頗高、口味也相當滿意的版本。這個食譜的重點是:芋泥要綿要香、布丁要滑要嫩、蛋糕體要濕潤鬆軟,三者結合才是王道。 食譜概念: 核心就是三層結構:底層是帶點濕潤感的原味海綿蛋糕,中間夾著厚厚一層手工熬煮的綿密芋泥,頂層則是柔滑如絲的雞蛋布丁。冷藏後冰冰的吃,那個層次感真的絕了。自己做最大的好處就是:芋泥愛多厚就多厚! 市售的常常摳門得要命。
食材準備清單: (6吋圓模一份的量,想做大點自己按比例加)
- 海綿蛋糕體:
- 雞蛋 (常溫): 3顆 (蛋黃蛋白分開)
- 細砂糖: 60g (分兩份,一份30g打蛋白,一份30g打蛋黃)
- 低筋麵粉: 60g (一定要過篩!)
- 鮮奶: 20ml
- 無鹽奶油 (融化): 25g
- 香草精: 幾滴 (可省略,但加了更香)
- 手工綿密芋泥餡: (這是靈魂!千萬別用現成芋頭醬替代,味道差太多)
- 大甲芋頭 (或檳榔心芋): 300g (去皮後重量,選粉質重的!)
- 鮮奶: 70-90ml (視芋頭吸水度調整)
- 動物性鮮奶油: 50ml (增加滑順感)
- 無鹽奶油: 20g
- 細砂糖: 40-55g (請邊試邊加,看芋頭甜度和你喜好)
- 紫薯粉 (可選): 1/2 小匙 (增加天然紫色,視覺效果更好看,我通常會加一點點)
- 滑嫩雞蛋布丁層:
- 全蛋: 2顆
- 蛋黃: 1顆 (讓布丁更濃鬱)
- 鮮奶: 250ml
- 動物性鮮奶油: 50ml (讓口感更滑順)
- 細砂糖: 50g
- 香草精: 1/2 小匙
- 先搞定海綿蛋糕底:
- 烤箱預熱到 170°C。模具底部鋪烘焙紙,旁邊抹薄薄的奶油灑點粉防沾,或者用活動底模更方便。
- 蛋白打到粗泡,分三次加入 30g 砂糖,打到 硬性發泡 (拉起打蛋器有直立尖角)。(蛋白盆一定要無油無水,蛋黃不能混進去!這步是蛋糕蓬鬆關鍵)
- 蛋黃 + 30g 砂糖,打到顏色變淺、體積變大、質地濃稠(像美乃滋)。
- 將 1/3 蛋白霜 挖到蛋黃糊裡,用 切拌法 輕輕拌勻(別攪拌消泡!)。再倒回剩下的蛋白霜中,繼續切拌均勻。
- 分兩次篩入低筋麵粉,一樣輕輕切拌到看不見乾粉就好。(過度攪拌會出筋,蛋糕就變硬了)
- 鮮奶 + 融化奶油 + 香草精混勻,取一小部分麵糊加入拌勻,再倒回主麵糊中切拌均勻。手法要快且輕柔。
- 倒入模具,輕震兩下消大氣泡。送入烤箱中層,烤 25-30 分鐘(竹籤插入無沾黏即可)。
- 重點: 出爐馬上從高處重摔一下震出熱氣,倒扣在網架上 完全放涼才能脫模!心急脫模會縮腰或塌掉。這層是做為 芋泥布丁蛋糕 的基底,厚度適中就好。
- 熬煮靈魂芋泥餡: (這個步驟可以跟烤蛋糕同時進行)
- 芋頭切小塊,用電鍋蒸到 筷子能輕鬆穿透 (約外鍋1.5杯水)。(切小塊蒸更快更均勻)
- 趁熱把芋頭壓成泥!我用壓薯泥的工具或飯勺,喜歡帶點顆粒感就別壓太細。一定要趁熱壓! 涼了再壓會很難弄碎,而且容易有硬塊影響口感。
- 鍋中加入芋泥、鮮奶(先加70ml)、鮮奶油、砂糖、紫薯粉(如果用)、軟化的奶油。
- 開 小火 慢慢加熱,一邊不斷攪拌,讓所有材料融合。炒到芋泥變得非常綿密順滑,用刮刀劃過鍋底能清晰看到痕跡,且不會很快流回去的狀態。(這步驟要耐心,火太大會焦底,而且記得不停攪)
- 觀察濃稠度,如果覺得太乾,就少量多次補鮮奶調整。關火,放涼備用。可以蓋保鮮膜貼著芋泥表面冷藏防止變乾結皮。這個芋泥餡,單吃就超級無敵香濃了,是整顆 芋泥布丁蛋糕 的風味核心!(甜度記得這時再調整一次,冷藏後甜味會降低一點點)
- 製作滑嫩布丁層: (蛋糕放涼後再做)
- 鮮奶 + 鮮奶油 + 砂糖倒入小鍋,小火加熱到邊緣冒小泡泡就好(約60-70°C),不要煮沸。攪拌讓糖融化。(加熱是為了融化糖並讓布丁液更融合)
- 全蛋+蛋黃打散(別打出太多泡泡)。將 溫熱 的奶液 慢慢、少量 地沖入蛋液中,同時 快速攪拌!這是避免蛋液變成蛋花湯的關鍵步驟。(一定要溫的沖進蛋液,不能滾燙的!)
- 混合好的布丁液過篩 至少兩次。這能濾掉蛋筋和氣泡,讓成品更細緻。加入香草精拌勻。
- (靜置一下讓大氣泡消掉或用廚房紙巾吸掉表面小泡泡)
- 組合!完美芋泥布丁蛋糕誕生:
- 把 完全冷卻 的海綿蛋糕放入 活動底圓模 底部(模具周圍可以先圍一圈透明圍邊或烘焙紙方便脫模)。如果你的蛋糕膨太高,可以小心切平表面。
- 將 放涼的芋泥餡 均勻鋪在蛋糕體上,盡量抹平。厚度?別客氣!鋪滿一層,大概1-1.5公分厚最過癮。
- 關鍵靜置: 把模具放入一個深烤盤中。非常重要!
- 將 布丁液 緩緩倒入模具,覆蓋在芋泥層上,直到接近模具頂端(預留一點膨脹空間)。
- (這時可以輕輕晃動模具或用竹籤劃幾下,讓可能殘留的小氣泡浮上來戳破)
- 在深烤盤裡注入 熱水 (水溫約70-80°C),水深要到蛋糕模的 1.5-2公分高。這就是 水浴法,讓布丁均勻受熱,保持滑嫩不產生蜂窩洞。
- 小心地放入 已預熱 的烤箱下層 (避免布丁頂部烤焦),溫度調到 150°C。烤約 50-60 分鐘。
- 如何判斷烤好? 輕輕搖晃模具,布丁中心像嫩豆腐一樣微微晃動,邊緣已凝固就差不多了。千萬別烤到全硬!(過熟布丁層就會老啦)
- 取出後,先放涼到不燙手,再蓋上保鮮膜 (膜不要碰到布丁表面),放入冰箱 冷藏至少 4 小時,最好隔夜。冰透後風味更融合,口感也更紮實好切。
- 脫模時,可以用熱毛巾捂一下模具外圍,或用吹風機稍微吹一下,再將活動底往上推。最後撕掉圍邊。哇!看到那層層分明的 芋泥布丁蛋糕,成就感爆棚!
變化無窮!我的芋泥布丁蛋糕實驗室
經典款吃膩了?怎麼可能!但我就是手癢愛玩花樣。分享幾個我做過,朋友評價很高的變化版 芋泥布丁蛋糕:- 「芋見布丁捲」: 把海綿蛋糕做成薄片(用烤盤烤成大片的),抹上厚厚芋泥,鋪上一層稍微凝固(冷藏過)的布丁餡(布丁液煮稠一點點),然後捲起來!變成方便拿取的蛋糕捲形式,視覺效果也很棒。
- 「黑糖珍珠芋泥布丁杯」: 捨棄大蛋糕,做個人杯!杯子裡依序放入:一點點蛋糕丁 -> 芋泥 -> 滑嫩布丁 -> 放涼煮透的黑糖珍珠 -> 再擠點鮮奶油。層次更豐富,珍珠的Q彈是亮點。這個超受年輕人歡迎!
- 「抹茶雙層變奏」: 在原味蛋糕體中加入抹茶粉(替換部分麵粉),芋泥層不變,布丁層則加入抹茶粉變成抹茶布丁。抹茶的微苦和清香,更能襯托出芋泥的醇厚,風味更為高雅。這個版本是我的私心最愛之一。
- 「奶酥芋泥布丁塔」: 把餅乾底壓碎做成塔皮(加點杏仁粉更香),烤定型後,先鋪一層芋泥,再倒入布丁液用水浴烤熟。上面最後可以撒點酥酥的奶酥粒再烤一下下。這個口感更豐富,塔皮的酥脆是亮點。
(想省時間?可以買品質好的現成海綿蛋糕或塔皮替代,但芋泥和布丁建議還是自己做,風味差很多)
市售比一比?我的口袋名單與挑選心得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空像我這樣窩在廚房玩。偶爾想犒賞自己,買現成的 芋泥布丁蛋糕 也是合理的!根據我這張刁嘴(和胖了的體重)的親身試吃,分享點心得:品牌/店家型別 | 優點 | 缺點 | 我的評價 (滿分5★) | 關鍵挑選點 |
---|---|---|---|---|
知名連鎖麵包店 | 方便購買、價格中等、常有促銷 | 芋泥香氣偏淡(有時像香精)/布丁層口感較紮實(類似果凍)/整體甜度偏高 | ★★★☆☆ (解饞OK,精緻度不足) |
看芋泥顏色是否自然/詢問是否含香精/試吃最準 |
網路手工甜點工作室 | 用料實在、口味創新多樣、強調天然 | 價格較高、需預訂等待、運送風險(布丁層可能移位) | ★★★★☆ (找到好的CP值不錯) |
看評價、看食材標示(是否用真芋頭、鮮奶油)、詢問布丁製作方式 |
傳統老牌蛋糕店 | 技術紮實、口味經典穩定 | 外型較樸實、創新口味少、有時蛋糕體偏乾 | ★★★☆☆ (懷舊風,口味看店家功力) |
現場看新鮮度/試吃/詢問芋泥製作方式 |
自己動手做 (就是我啦!) | 食材品質可控、甜度自由調整、芋泥厚到滿意、成就感無價 | 耗時、可能失敗、洗碗很累(真的!) | ★★★★★ (心意滿分,口味最合己意) |
選對芋頭品種!耐心!本文的食譜! |
- 問芋頭來源與做法: 敢標榜大甲芋頭或檳榔心芋,強調「新鮮熬煮」而非「芋頭醬/粉」的優先考慮。
- 看顏色: 天然的芋泥顏色是帶點灰紫色,不會是鮮豔的亮紫(除非有加紫薯粉調色)。
- 試甜度: 能試吃最好,整體甜度是否適中?會不會蓋過芋頭香?
- 察口感: 布丁層是否滑嫩?有沒有噁心的蜂窩狀?芋泥夠不夠綿密?蛋糕體是否濕潤?
- 看評價: 網路評價很具參考性,特別注意關於「香精味」、「太甜」、「布丁老」的評論。
失敗為成功之母!我做芋泥布丁蛋糕的血淚心得
說得很美好,但廚房如戰場,失敗是常態。分享幾個我踩過的坑,希望你們能避開:- 布丁層變蛋花湯/蜂窩洞:
- 原因: 蛋液混合時溫度太高或攪拌不均勻產生泡沫沒撈掉 / 烤溫過高或時間太久 / 沒用水浴法!(這個超關鍵)
- 解決: 奶液溫熱就好(60-70°C),沖入蛋液要慢要攪勻 / 布丁液一定過篩至少兩次+靜置消泡 / 務必用水浴法,且水溫要夠熱 / 烤箱溫度寧低勿高,時間寧短勿長,搖晃看狀態。
- 芋泥有硬塊/太乾或太稀:
- 原因: 芋頭沒蒸透 / 沒趁熱壓泥 / 炒製時火太大或沒攪勻 / 液體(鮮奶鮮奶油)加的量不對。
- 解決: 芋頭切小塊確保蒸透 / 趁熱壓爛壓勻是王道! / 小火慢炒,耐心攪拌 / 液體少量多次加,炒到能劃出痕跡的濃稠度(冷藏後會更硬一點)。
- 蛋糕體塌陷/乾硬:
- 原因: 蛋白霜沒打好(消泡或打不夠) / 拌入粉類時過度攪拌出筋 / 烤溫不對 / 沒烤熟或烤過頭 / 沒倒扣放涼就脫模。
- 解決: 蛋白盆絕對乾淨 / 打到硬性發泡 / 拌粉和液體手法要輕快,勿過度 / 烤箱溫度計很重要 / 出爐重摔+立即倒扣涼透。
- 脫模慘劇:
- 原因: 芋泥層太濕軟 / 布丁層沒冰透 / 模具沒處理好(沒抹油或沒用活動底)。
- 解決: 芋泥要炒到夠乾身 / 布丁蛋糕一定要冷藏夠久(至少4小時) / 強烈建議用活動底模+圍邊 / 脫模前熱毛巾捂一下模具外壁。
Q&A:關於芋泥布丁蛋糕,你想知道的
Q1:為什麼我做的芋泥布丁蛋糕,切的時候布丁層和芋泥層很容易分開?怎麼讓它黏合好一點?
A:這個問題很常見!主要是兩層的質地不同,加上冷藏後會收縮。幾個小技巧:
- 芋泥鋪上蛋糕後,表面可以用湯匙背稍微按壓一下,讓它和蛋糕體更貼合。
- 倒入布丁液時,最好沿著邊緣緩緩倒下,讓布丁液能慢慢滲入芋泥層的邊緣縫隙一點點。
- 最重要的是: 組合好後,在送入烤箱水浴烤之前,讓整個模具在室溫靜置個10-15分鐘。讓布丁液有時間稍微浸潤一下芋泥層表面再開始烤,這樣結合度會好很多。冷藏後也會更融合。
Q2:可以用電鍋蒸布丁層嗎?烤箱只有小臺的很難掌控溫度。
A:當然可以!這是替代方案,尤其對小烤箱或不熟悉烤箱的朋友。
- 前面步驟都一樣,組合好芋泥蛋糕和布丁液。
- 模具蓋上 耐高溫保鮮膜 或錫箔紙(稍微留點縫隙或戳幾個小洞透氣)。
- 放入電鍋,外鍋加 1.5杯水。
- 鍋蓋放根筷子留縫隙(避免溫度過高沸騰)。
- 蒸到開關跳起後,不要馬上開蓋,燜個15-20分鐘。
- 取出放涼後再冷藏。電鍋蒸的布丁層會更水嫩,但風味濃鬱度可能略輸烤的,口感也不同(更像傳統蒸布丁),看你喜好。重點是更容易成功,不容易老!
Q3:芋泥布丁蛋糕可以放多久?怎麼儲存最好?
A:這種有鮮奶油、新鮮芋泥、雞蛋布丁的蛋糕,保鮮期不長,強烈建議 盡快吃完 是王道!
- 冷藏儲存: 密封好(或蓋好保鮮膜),放冰箱冷藏(0-4°C)。 最佳賞味期是 1-2 天。超過三天,芋泥容易變乾或出水,布丁口感也會變差,風味流失。
- 不建議冷凍: 布丁層和芋泥層冷凍再解凍後,口感會嚴重變差(布丁變粉粉沙沙的,芋泥容易出水結冰晶),非常不建議冷凍儲存。
- Tips: 如果一次做比較大顆,可以 分切好,把要過幾天吃的份量,用保鮮盒 單獨密封 冷藏,減少開關冰箱的次數影響鮮度。但還是儘早吃完啦!新鮮的 芋泥布丁蛋糕 滋味真的無可取代。